為世界做一件美事
於高小開展生涯規劃教育,透過參與學校舉行的活動,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性格,興趣,能力和志向,從而讓他們明白及培養積極、樂觀及堅毅的態度,並訂立自己的人生目標,以應對未來的挑戰。
性格認識工作坊
5,6年級同學透過參與性格測試,讓他們更了解及認識自己的性格特徵及優缺點,講者亦透過投影片引導他們好好思考如何發揮自己的強項,為未來的學業,職涯作規劃及準備。
訪問技巧工作坊
為了讓學生能夠增進他們的溝通技巧及培養軟技能(soft skills),學校特意邀請有線新聞部節目監製鄭少鵬先生為學生進行「訪問技巧工作坊」。透過鄭先生的經驗分享,學生能聽取不少深刻的採訪經歷及講者曾遇到不同的挑戰,同時學習到訪問時需要留意的態度和技巧。
『積』場探索・『職』場對話活動
參與訪問工作坊後,學校為同學舉辦了『積』場探索・『職』場對話活動,讓他們能實踐及應用訪問技巧。6年級同學更能訪問到來自不同界別的在職人士,認識不同職業的工作特色及行業變遷。同時,學生能從受訪者的職場經歷中學習到應有的技能及價值觀,鼓勵他們需持續培養多元化能力及定下發展的目標或方向。
「職場大歷險」模擬工作體驗活動
透過活動,學生以模擬身份體驗不同工作種類。學生能夠從中了解不同工種的工作內容及需要的專長,亦能反思自己個人特質及未來志向,同時鼓勵學生持續發展專長,培養軟技能(包括社交技巧、決策技巧等) 以及良好態度(包括守時、責任感等)。
「未來拍賣會」
學生在活動裡需要分小組為各自的虛擬角色作出不同的選擇,從而為這虛擬角色確立更具規劃的未來。每次當學生作出選擇時,他們都可以認識及探索自己的價值觀和個人期望,並思考這些內在價值與未來工作及社會的關係,讓他們為自己訂立日後的目標時更具方向性及生涯規劃意識。
參觀南豐紗廠
在南豐紗廠的導賞團中,家長及學生可以了解由南豐紡織舊廠房轉變為南豐紗廠的活化過程,並認識紗廠如何靈活地將社區紡織歷史與未來社會連接,邁向創新科技與時尚融合的發展方向,應對社會環境帶來的急劇變化。學生同時深入了解昔日紗廠工人的工作及生活模式,學習他們艱辛奮鬥的毅力精神。
透過親子遊戲, 幫助家長與子女在遊戲活動中, 增加親子間溝通及互動,學習關心彼此感受, 建立親密和信任的親子關係。
《愛要說出口》
致送卡片給對方,表達愛意或感謝。
《親子轉巨輪》
家長及小朋友利用派發的報紙、膠紙等物資合力製作車輪,完成後由起點走到終點。
《親子Fashion Show》
每個家庭利用提供的物資設計兩套親子時裝,完成後輪流行天橋。